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建筑工程系 > 正文

方有珍

     建筑工程系
      职        称:教授
      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
      电子邮箱:fyz72@mail.usts.edu.cn
      通讯地址:苏州高新区滨河路1701号
个人概况

教育背景

2002.092007.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结构工程 博士

1996.091999.06  甘肃工业大学 结构工程  硕士

1992.091996.06  甘肃工业大学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科

工作经历

2012.08~至   苏州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12.082013.08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 环境与土木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07.052012.08     苏州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6.082007.05     兰州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系 副教授

2002.012006.08     兰州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系 讲师

1999.072001.12     甘肃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系 助教

社会兼职

· 国家科技部专家库成员

· 国家自然基金委函审专家库成员

· 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

·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委员会委员/钢结构检测与加固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北省和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成员

· 担任《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s》、《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振动与冲击》、《应用基础与工程学报》、《实验力学》、《建筑钢结构进展》、《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工业建筑》、《世界地震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版)》、《兰州理工大学学报》、《地震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研究生课程

·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

·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PEC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部分自复位结构体系

开孔钢板部分约束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性能

结构体系加固改造

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PEC-钢梁框架装配开孔钢板约束混凝土组合墙结构体系抗震行为与震损机理研究,2022.01-2025.12. 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卷边PEC-钢梁部分自复位连接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机理与设计对策, 2015.01-2018.12. 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PEC-钢梁组合框架倒塌机理与设计方法,2011.01-2013.12. 主持

· 江苏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PEC-钢梁框架内置开孔钢板约束混凝土组合墙结构体系研发,2019.01-2021.12. 主持

· 江苏省教育厅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新型减震自复位机构的研发,2017.01-2019.12. 主持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博士创新基金:新型PEC-钢梁连接性能与设计方法,2009.01-2011.12. 主持

代表性论著

[1] Yang JunSun ChenlinXu XiaochunFang YouzhenSun Bin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a new precast shear wall system with angle steel connectors[J]StructuresDOI10.1016/j.istruc.2023.03.166

[2] Yang JunWang YingqianXu XiaochunFang YouzhenSun Bi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precast shear wall systems with different connection methods under the coupling action of axial tension and cyclic horizontal load[J]StructuresDOI10.1016/j.istruc.2023.105152

[3] Sun GuohuaLi Zhiqin Fang YouzhenLin JunGong FutaoCyclic response of sloped extended end-plate moment connections[J]Journal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ASCE)DOI10.1061/JSENDH.STENG-11810. 2023, 149(3): 04022266

[4] Feng JinJin JingXia JunFang Youzhen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PEC composite column-steel beam frame with welded T-stub strengthened the connection[J]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DOI10.18057/IJASC. 2021.17.3.5

[5] 方有珍,黄志豪,张志成,孙国华.有限长度预拉杆部分自复位PEC柱组合框架中间层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4)

[6] 方有珍,季云,陈军,孙国华.摩擦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修复性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951(6)

[7] 方有珍,徐晓光,孙国华,符兴国.T形件螺栓连接卷边PEC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抗震试验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学报,201927(5)

[8] 方有珍,纪杰,蔡姗姗,陈军,孙国华.PEC(弱轴)–削弱截面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850(6)

[9] Guohua SunQiang GuYouzhen FangA simplified normalized cumulative hysteretic energy spectrum[J]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201712(2): 177-189.WOS: 000397785100004EI: 20170803382639

[10] 方有珍,戴雅萍,王辰宇,赵宏康,杨彬.薄钢板PEC-削弱截面钢梁框架层间抗震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52(4)

[11] 方有珍,马雪玉,耿苏齐,金晶,汪逸萍.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科学与技术(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749(3)

[12] 方有珍,赵凯,陈赟,杨永龙,孙国华.新型PEC-钢梁中节点摩擦耗能型部分自复位连接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4)

[13] 方有珍,杨彬,钮荣斌,孙国华.新型PEC-钢梁端板连接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机理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47(6)

[14] 方有珍,顾强,孙国华,包张君,钮荣斌.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钢梁T形连接件连接框架层间抗震机理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36(12)

[15] 方有珍,顾强,姚江峰,马吉,孙国华.新型卷边钢板组合PEC-钢梁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47(7),入选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6] 马吉,方有珍(通讯),陆承铎,韩昌标,孙国华.薄钢板PEC-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30(6),入选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7] 方有珍,马吉,陆承铎,曲延全,申林.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30(3),入选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工程力学》2012-20172013-2018高引用论文

[18] 方有珍,陆承铎,马吉,曲延全,孙国华.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1),入选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9] 杨文侠,方有珍(通讯),顾强,孙国华,马吉.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抗震性能的足尺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29(8),入选2014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0]  方有珍,顾强,申林,马吉,陆佳.薄板混凝土组合PEC柱(弱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33(4),入选2016年和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建筑结构学报》2012-2016高引用论文

[21] 方有珍,陆佳,马吉,孙国华.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4),入选2017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2] 方有珍,邵永健,孙国华,王磊.梁骨料混凝土-型钢组合梁弯曲性能的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027(10)

[23] 方有珍,蔡益燕,顾强,何若全.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塑性机构分析[J].工程力学,201027(2)

[24] 方有珍,何若全,申林,顾强.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28(2)

[25] 方有珍,顾强,郁银全,申林.半刚接钢框架-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0825(4)

[26] 方有珍,顾强,申林.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28(2),入选2013年度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授权专利

· 方有珍,陈赟,顾天雄.一种用于高强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的自平衡加载架,发明专利ZL 201410365854.X2017919

· 路冰,方有珍,尹泽,刘聪,赵宝成,孙国华四层正交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发明专利CN114319656B202482

· 路冰, 孙国华,方有珍, 赵宝成, 郭兰慧,凌志彬, 唐柏鉴一种防屈曲波形缩口钢板组合耗能构件,发明专利CN115387499B202416

横向服务

· 苏州五嘉晨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新型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2023.07-2024.07

·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苏州博物馆西馆景观节点和焊缝工艺评定2024.05-2024.07

· 苏州五嘉晨建筑工业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架空钢筋绑扎新型连接抗震性能试验2021.07-2023.07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委托科研项目:装配式套筒连接混凝土剪力墙抗震试验2021.03-2023.03

· 苏州市柯利达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苏州新区科技城清华大学科技园装饰挂板性能检测2019.01-2020.07

· 东南大学委托科研项目:铝合金剪力墙板抗震性能试验2019.01-2020.07

· 苏州市启迪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装配式剪力墙连接和叠合剪力墙结构性能试验2017.01-2019.07

· 苏州市建筑研究院委托科研项目:枫桥产业园6号楼承载型BRB螺栓连接性能试验检测2018.01-2019.0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委托科研项目(国家电网重大课题):“Q690钢管构件的承载力及强度折减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2010.01-2012.07

· 苏州市启迪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单层超高大跨重载工业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的试验2010.01-2011.07

其他成果

² /参编标准及专著

· 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上报审批稿),主要起草人(4/14),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DB34/T 4762-2024),主要起草人(9/52),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32/T4497-2023),主要起草人(11/18),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19—2020),主要起草人(6/3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

· 钢结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专著),2019,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奖励荣誉

学术荣誉

· 2016年获江苏省人社厅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 2014年获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 2010年获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2011年获苏州科技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标兵(科研类)

· 2007年获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

科研奖励

· 2023年获中建集团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 2023年获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进步特等(排名第3

· 2022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排名第3

· 2019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优秀论文三等奖

· 2017年和2018年获《工程力学》2012-20172013-2018高引用论文

· 20175篇论文入选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 2016年获《建筑结构学报》2012-2016高引用论文

· 20161篇论文入选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 2015年获苏州科技学院首届交通银行奖教金(科研类)

· 20141篇论文入选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 20131篇论文入选领跑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 2011年获江苏省教育厅首批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

· 2009年获苏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 2004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 2003年获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

教学奖励

· 2017年苏州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 2010年获首届寒山奖教金

其他奖励

· 2023年获《地震工程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 2020年获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优秀审稿专家

· 20182019年获《建筑结构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上一篇:石宪

下一篇: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