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² 教改项目 · 建筑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数字赋能•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重构与实践(2023JSJG374),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24.01-2025.12,主持
· 土建类高校应用型本科数字建造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国建设劳动协会教改课题,2020.07-2021.07,主持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2022-153),2023.01-2024.12,主持 · 《土木工程建设进展》,苏州科技大学校级本科品牌课程,2024.01-2025.12,主持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苏州科技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0KCXX-04),2020.11-2022.11,主持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苏州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22.06-2024.06,主持 · 《土木工程概论─疯狂的石头》,苏州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特色)课程建设项目,2021.11-2022.11,主持 · 新发展格局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路径与策略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21.11-2023.11,参加6/10 ·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切实提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8.01-2019.12,参加5/8 ·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0.01-2021.10,参加7/9
² 教改论文
· 蔡新江, 毛小勇, 陈鑫, 陆承铎. 结合数字建造BIM技术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 建筑, 2021(15):37-38. · 蔡新江. 工程教育的网络化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7(2): 5-7. · 蔡新江. 《工程结构试验》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中的应用[J],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9(1): 1-4. · 孙国华, 蔡新江, 范存新, 陈鑫, 凌志彬, 陈建兵.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及达成评价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22,31(03):19-27. · 陈鑫, 蔡新江, 毛小勇. 曹喜庆依托结构设计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研学能力培养实践[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7(4): 65-74 · 夏志远,蔡新江,邵永健,陈鑫,凌志彬.基于协同育人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有意识”思政教育改革——以“结构试验与检测”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21(26):145-147.
² 主参编教材
· 蔡新江,谢群 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 蔡新江,佘俊健,等.《建筑工业化智能生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蔡新江 等.《土木工程与智能建造导论》,中南大学出版社. · 毛小勇,蔡新江,等《智慧建造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2
² 教学成果及讲课竞赛
· 应用型土木类本科专业“四梁八柱”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探索,2024年苏州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8; · “创新为桨、创业做帆”土木类双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20年苏州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5; · 新工科背景下“,以本为本、以赛促长”土木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苏州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5; · 固本创新,一破两促,构建新时代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探索,2024年苏州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2/12;
|
科研项目(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框架整体结构的多尺度并行协同分析抗火混合试验关键技术研究(51778395),2018.01-2021.12,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子结构混合试验研究(51308368),2014.01-2016.12,主持 ·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缩尺模型温度场和力学场相似理论与抗火工程应用,2024.07-2027.07,主持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尺度协同分析的框架整体结构抗火混合试验方法及应用研究(BK20171221),2017.07-2020.06,主持 · 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SRC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拟动力混合试验研究(K2201213),时间:2013.1-2014.12,主持 ·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外包ECC-PVC管混凝土柱的界面粘结及轴压力学性能研究,2019.01-2020.12,主持 · 苏州市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温后混凝土柱承载力快速评估与加固性能提升技术研究,2024.07-2027.06,主持 · 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抗震混合试验系统及其在异形柱-耗能支撑框架结构的应用(ZD1104),2012.12-2014.12,主持 · 苏州科技大学青年基金:有阻尼组合数值积分算法数值特性研究(XKQ201203),2013.01-2014.12,主持 · 苏州科技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经费:ECC材料加固性能及抗火性能,2018.01-2019.12,主持 · 苏州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经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2017.01-2018.12,主持 · 苏州科技大学科研启动经费:抗震混合试验中数值积分算法研究(331011102),2011.03-2013.02,主持
科研项目(参加)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结构拟动力地震模拟协同试验方法与系统(50338020),2004/01~2007/12,哈工大方子课题学术骨干,负责远程协同试验工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大型建筑及桥梁结构动力损伤过程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与技术(90715036),2008/01~2011/12,哈工大方子课题学术骨干,负责混合试验平台构建及组合积分算法工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预应力压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火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52278514), 2023.01-2026.12,2/9参加,负责抗火试验相关工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大型复杂结构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关键问题研究(51778394),2018.01-2021.12,2/9参加,负责抗震试验系统及多尺度分析工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型建筑结构多尺度有限元协同分析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51278322),2013/01~2016/12,2/9参加,负责抗震试验系统及多尺度分析工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预制柱-叠合梁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抗火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51278322),2017/01~2021/12,2/8参加,负责抗火试验的实施工作 ·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基于子结构模型的约束SRC异形柱火灾全过程性能研究(14KJA560003),2014/01~2017/12,3/7参加,负责协作抗火试验工作 ·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建筑抗震混合试验中试验单元的构建与加载方法研究(13KJA560002),2013/01~2016/12,2/7参加,负责钢柱抗震验证试验工作 ·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大项目: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抗火性能研究,2021/01~2023/12,3/7参加,负责协作抗火试验工作 苏州市建设系统科研计划项目:约束条件下PEC柱抗火性能研究(Z1991),2014/01~2014/12,4/7参加人,负责协作抗火试验工作 |
代表性论著 [1] Xinjiang Cai, Chao Xu, Yong Zhu, Hanyuan Shi, Xiaoyong Mao, Shizhu Tian. Similarity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strained PEC Columns in Different Scales at High Temperatures [J]. Structures. 2024, 62, 106310 [2] Xinjiang Cai, Shizhu Tian, Dapeng Wang, Xiao Yan.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pseudo-dynamic testing of a multi-span bridge based on NetSLab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09, 8(3):387-397. [3] 蔡新江, 夏玮超, 毛小勇, 田石柱. 高温下不同比例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相似性有限元分析[J]. 工程力学. 2022, 39(1):129-138. [4] 蔡新江,施涵远,毛小勇 等. 考虑水分迁移和重力修正的钢筋混凝土板高温力学性能相似性研究[J]. 工程力学. 2024 [5] 蔡新江, 贾红星, 巩牧华, 田石柱. 基于单柱子结构模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混合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7, 38(4):35-44. [6] 蔡新江, 巩牧华, 贾红星, 田石柱.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拟静力及混合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16, 37(5):146-154. [7] 蔡新江, 田石柱, 王大鹏, 王伟, 肖岩, 董旭华. FRP加固桥梁RC短柱拟静力及网络拟动力试验[J]. 建筑结构学报. 2009, 30(2):125-135. [8] 蔡新江, 杜成, 毛小勇, 田石柱. 震后火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火灾荷载密度的易损性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23, 32(06):131-140. [9] 蔡新江, 蔡庭辉, 毛小勇, 田石柱. 基于约束子结构柱的整体框架多尺度抗火混合模拟[J]. 自然灾害学报, 2021, 30(6): 89-96. [10] 蔡新江, 钱状, 毛小勇 等. 超大型混凝土冷却塔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性能对比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3,43(03):118-125. [11] 蔡新江, 蒋伟杰, 毛小勇, 田石柱. 震后火作用下多层钢框架基于火灾荷载密度的易损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42(02):269-275. [12] 蔡新江, 戚晨望, 毛小勇等.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尺度抗火混合模拟[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2,42(02):383-390. [13] 施涵远, 蔡新江, 毛小勇, 等. 考虑约束作用的混凝土柱耐火试验加载方式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4,44(01):202-209.、 [14] 蔡新江, 戴朝炜, 邵永健, 等. 再生玻璃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制备ECC的力学及变形性能[J]. 硅酸盐通报, 2020,39(09):2739-2744. [15]蔡新江, 戴朝炜, 王大鹏, 等. 再生玻璃细骨料制备ECC的强度和延性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38(07):2028-2032.
|